联盟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联盟资讯

【转发】推动机器人进校园场景落地 企业申报火热进行中

2024-11-20 20:05:33

logo - 副本.jpg

机器人进校园,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一环,不仅为传统教育模式注入了新鲜活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亲手组装、编程并操控机器人,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好奇心,为学生未来投身科技领域或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受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委托,为深入推动机器人进校园的场景应用。北京立德共创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面向校园教育场景的机器人企业,共同推动教育科技融合,助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微信图片_20250204200702.jpg




针对校园教育场景,我们构建了机器人进校园六大场景,并对具体细分场景进行详细解读,具体场景示例如下:
          
课堂辅助教学:智能机器人在课堂上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知识点讲解,通过互动问答、演示实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内容。例如,在科学实验课上,机器人可以模拟物理、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并解答学生的即时问题。在美育课堂上,机器人可以辅助记录学生画画的过程,播放美术史相关视频。   
          
个性化学习支持:机器人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辅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例如,在语言学习中,机器人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口语交流训练,提供实时反馈和发音矫正。在数学学习中,机器人可以给出针对学生薄弱环节的题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编程与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是学生学习编程和AI技术的理想载体。在编程课上,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通过代码控制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了解基础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知识,这种动手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外活动与兴趣拓展:在课外活动中,机器人还可以作为趣味辅导员或运动伙伴,鼓励学生参加机器人竞技赛等科技类活动。此外,机器人也能辅助文艺表演,如音乐伴奏、舞蹈指导等,使得艺术类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心理健康支持与陪伴:教育机器人具备情感识别功能,可以识别学生的情绪状态,并进行安慰和引导,甚至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这种非侵入式的人性化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在心理上更有支持感,减少孤独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和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非常有帮助。
          
安全管理与校园服务:在校园日常管理中,机器人可以协助巡逻,检测环境安全,如空气质量和温度,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机器人还可以在学生入校和放学时进行考勤、身份识别等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通过人机共育,校园中的机器人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伙伴,它们从不同角度参与到学生成长过程中,拓展了传统教育的边界,为未来的智能化教育模式打下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204200708.jpg


对于机器人硬件要求:(仅需满足下面部分要求即可)

          

1.具备前置摄像头,能在校门口、楼道、教室、操场等环境中识别面前5m内的同学和老师,若遇雨雾等异常天气,有效识别距离不低于2m。具备360度的视觉采集功能;
          
2.具备导航和避障功能,在学校环境下能移动和自动回到充电桩。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有一定的(30度)爬坡能力,能在不太平整的道路(如石板路)上移动,能避免由于虚拟地图紊乱等因素导致的频繁扫图操作;
          
3.具备灵活的移动速度,建议在0.4-1.2m/s;
          
4.具备8个以上的麦克风阵列,能在校门口、楼道、教室、操场等环境下捕捉到3m内语音输入,能基本应对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嘈杂输入;   
          
5.具备广泛的音量范围,针对操场等室外场景,不低于100分贝;
          
6.具备基本的拟人能力,至少拥有面部表情和能活动的上肢;
          
7.具备先进且安全的电池技术,如固态锂电池技术。续航时间不低于10小时,能支持移动和播报场景的日常使用。电池充电时间较短,在3小时以内,最好不在夜间充电;
          
8.具备13吋以上的可触控屏幕;
          
9.具备稳定的联网能力,能调用在线大模型;
          
10.具备通过物联网与智能设备互联互操作的能力;
          
11.机器人的上位机是Android系统,具备成熟的SDK,支持二次开发;
          
12.机器人的高度和安全性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用于小学阶段的机器人在1.2m左右,不易倒;用于初高中阶段的机器人在1.6m左右。
          
如您的企业满足机器人进校园硬件要求,并且您希望借此机会拓展教育落地场景,请将您的产品资料打包。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邮件发送至:tianfq@leaderobot.com

联系人:田富强

联系电话:15901029169(微信同号

邮件标题:【教育场景申报】+【XX公司名称】

邮件附件:

详见申报资料模板,请点击网盘获取下载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ScRD0aVpE5ieSgaLbgoaQ 

提取码:7ft3


申报时间截止:2024年11月30日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







END

联盟简介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是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的,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联盟是为适应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而发起成立的,由热爱机器人产业,积极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做贡献及相关装备研发、制造、服务的生产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用户单位和其他相关机构自愿组成的一个整合机器人产业资源,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

秘书处联系方式:

盟小萌18600162481(微信同号)


 640 (1).jpg


添加群主,申请加入特种机器人行业交流群,添加群主时需备注“称呼+单位名称+职位”(无备注,不添加,仅限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


上一篇:2024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学术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