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联盟资讯

助力区域创新发展——北京海归英才创新创业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活动成功举办

2024-11-25 20:51:39


logo - 副本.jpg


2024年11月21日,“助力区域创新发展——北京海归英才创新创业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北京市留学人员联谊会)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承办、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等相关单位协办。活动以“汇聚AI海归英才,助力区域创新发展”为主题,由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副秘书长杨一图主持,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北京市留学人员联谊会)干部毛付高出席了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各产业联盟、企业、研究机构的众多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70余人现场参与,共同探讨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微信图片_20250204205329.png

在主旨报告环节,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数字化中心(集团大数据中心)技术总监莫文涛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业应用的思考》的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语言、视频、多模态领域取得了突破,为人工智能应用创造了机遇,但工业应用方面仍面临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电投正通过建立领域知识库、进行模型预训练和微调等方法进行尝试。同时,也在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探索消除幻觉的新途径。

微信图片_20250204205333.png

桐创资本创始人、和灵资本联席总裁汤明磊带来了《下一个十年,产业+互联网到产业+AI》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企业“+AI”分三个阶段:全员使用AI工具、企业流程整合AI、AI重构业务场景。与其ALL IN AI,不如FIRST WITH AI,在特定场景下融合AI。垂直模型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关键在于产业本身的knowhow能力。因此,“产业+数字”是技术与运营、组织等多方面的联合过程。

微信图片_20250204205340.png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算法研究员姚轶群分享了《大模型生长技术及应用》,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大模型的发展趋。并指出大模型作为AI细分领域,其发展趋势和低成本预训练技术是关键。近年来,大模型参数量剧增,主要受Open AI的Scaling Law推动,认为模型性能随参数量增加而提升,导致业界竞相追求更大参数模型。也存在向小模型发展的趋势,以满足工业界应用需求。

微信图片_20250204205344.png
圆桌对话环节由汤明磊主持,邀请到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博导、自动化系主任蔡宁、北京智立质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嘉祺、百度智能云产业发展合作总监张龙和华夏银行信息科技部大数据服务中心数据应用开发室经理魏文术作为对话嘉宾,以“AI产业化与产业AI:共舞未来,谁将成为下一场科技革命的领航者?”为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本次“助力区域创新发展——北京海归英才创新创业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活动”旨在汇聚海归精英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中的关键作用。共同推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先进技术与国内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END

联盟简介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是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下的,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联盟是为适应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而发起成立的,由热爱机器人产业,积极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做贡献及相关装备研发、制造、服务的生产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用户单位和其他相关机构自愿组成的一个整合机器人产业资源,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

秘书处联系方式:

盟小萌18600162481(微信同号)


 640 (1).jpg


添加群主,申请加入特种机器人行业交流群,添加群主时需备注“称呼+单位名称+职位”(无备注,不添加,仅限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


上一篇:关于《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